历史上辽国萧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(大辽萧太后与杨家将)
辽是耶律阿骨打建立的国家。他们是游牧民族,传袭下来与外族通婚的习俗。
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后,他向往中原汉族的文明,佩服汉高祖刘邦,于是自己改姓“刘”。与他一起打江山建国的两个大臣(拔里氏好像)也非常有功。感觉就像汉朝的萧何,于是将他们的后代改姓“萧”。并与耶律家族世代通婚。由此,辽国的太后都姓萧。
北宋初时,与杨家将对阵的辽国萧太后,她姓萧名绰,字燕燕,生于辽穆宗耶律璟应历三年,是北府(辽国分南北两府,北府指辽国本地,南府指燕京(北京)。天龙八部里萧峰是南院大王就是指燕京)宰相萧思温的女儿。辽景宗耶律贤即位后,先选为贵妃,再册封为皇后。
982年,辽景宗驾崩,萧绰被“尊为皇太后,摄国政”。当时她的儿子大约十一岁左右,她不畏妄言大胆启用韩德让辅佐自己,很快使政权稳定。
宋太宗看到辽国皇帝去世,986年趁机出兵三路征伐辽国。萧太后亲自带军到燕京前线,结果宋军被打败,杨继业在回撤时被耶律斜珍围困抓获。杨继业绝食三天而亡,萧太后命人在宋辽边境给杨继业修庙以表敬重。
也正是这位萧太后在后来主动出兵北宋,与宋朝签订了《澶渊之盟》。辽国世代都是萧太后,唯有萧燕燕是辽国太后里最出色,她执政期间也是辽国最强大的时期。而萧太后,被史学家称为历史上伟大的女军事家之一。
萧太后后来还政于自己的儿子。她一生充满传奇,掌握政权的同时,也收获了爱情。她被称为是“鱼和熊掌兼得”的女人。
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,这场战役是宋代历史上少有的进攻性战役,它的失败也非常耐人寻味。笔者认为这主要应该是由于几方面原因。
第一,国家常年征战,战争资源积累不足。宋太祖在位十六年,先后灭亡荆南、武平、后蜀、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。在宋太祖去世之前不久,才攻克南唐,可以说太祖时期国家的战争机器时期上一直都没有停歇,国家在这样高强度的运作之下是非常需要休养生息的。宋太宗即位第四年又亲征太原,灭北汉,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。在这样的局面下本来应该恢复元气,但同年五
月,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,趁伐取北汉之势,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。这样就使得兵困马乏,战略后方的补给非常成问题,而且太原长期属于北汉的地盘,宋朝并没有经过深耕熟耘,将其转换为北伐的后勤基地非常有困难。
第二,战略上的不明确势必造成战术上的混乱。在当时的情况下,步步蚕食幽云十六州是可行的,但是宋太宗好大喜功希望一举收复,所以必然造成混乱。在早期,宋朝的军队还是有一定的斩获的,曾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如果就此撤军,战略目的就可以达到最大化。但是,宋太宗好大喜功,最终惨败。
第三,宋太宗为人好色,据说军中还有着大量的歌姬舞女,这对于整个军队的士气军心都有很大的影响,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,最终赵光义中箭负伤,骑驴而逃。
本文由 历史今天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。